本网讯(地旅学院 吴文涵)“虎年春晚,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元素一路火出圈,在亿万目光瞩目的舞台上,舞者用他们的专业让中华传统文化都‘活’起来了,击中了埋藏于我们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我也在想我们作为GIS专业学生,如何结合专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呢?”
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姚兰同学曾在组会上提出这样的疑问。
“后来,我们的本科生导师麻金继教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水墨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自然山川为主要对象,通过特定的观察角度,结合灵活的着色手法,描绘出拥有深厚感和层次感的壮阔山水景观。在GIS工具中,利用合适的高程数据,通过一定的渲染方式,就可以呈现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中的笔墨感和立体感。
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何雨潇等5名同学在导师麻金继教授的指导下,用专业GIS工具实现了一幅幅浓淡有韵、泼墨润泽的水墨山水画。
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班的吴昊在团队中负责数据采集工作,“我们团队收集了很多材料,想要做出一副气势磅礴、富有意境的山水画,最好挑选一些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作为素材,于是我们挑选了重庆、桂林等富有代表性的地区并下载了相关高分辨率DEM栅格数据,借助Arcsence软件开始了山水画的制作。”
小组成员将收集好的数据导入ArcScene并为每一层平面图像进行属性设置。根据DEM数据投影确定单位换算系数,随后进行镶嵌、裁剪、着色渲染等数据处理工作,最后建立“山水”三维模型。为了让此时的“山水”着墨,小组成员不断调整视角选择合适的角度,转换拉伸类型,以墨迹图层着色的方式显示三维模型,最终呈现山水画的墨水纹理和三维立体感。
“我调整了许多角度来展现这幅水墨画,最终我选定这一个角度,主要感觉到以一种俯视的角度能体会到万物渺小之感,但绝非自卑的渺小,而是要向上最终能体会到站在云层之上的感觉。”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2班李淼说。
作为新生,初涉专业技能训练,小组成员在水墨山水画制作过程中,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
“最常见和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依据步骤一步一步操作时仍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错误。”
不过,小组成员乐在其中。
“一般在遇到实验难点时,我们会重新仔细地阅读错误出现之前的所有实验步骤,一方面去深化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一方面理解整体操作思路。”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班张纹瑄说。
“通过本次实验,一方面我们掌握了更多专业知识,明白了熟练掌握ArcGIS常用操作技巧的重要性,ArcGIS作为一个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在地图制图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合理使用工具,掌握适当的作图技巧,深入了解作图规则,都为制作精美的地图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这次水墨山水画实验也让我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了更开阔的思考,学习不止局限于课本,更重要的是应用。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接下来我们将会把兴趣和专业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
麻金继教授看到同学们的成果表示很欣慰,“在日常教学中,我一直引导GIS专业学生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钻研。此次‘水墨山水画’采用了‘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模式,创新运用GIS专业软件揭开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面纱,在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能力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科技创新,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更需要创新的方式。地旅学院多年来严格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引路人”的作用,结合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勇于创新,将思想引领与专业应用、创新驱动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