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正文
【2019青春“三下乡”】地旅学院学子走进新疆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济、生态情况
 作者:吴文涵 编辑:吴文涵  预审:乔静  终审:贾冠忠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31日 浏览次数:

本网讯(地旅学院 郭金雨)8月10日-16日,安徽师范大学地旅学院“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实践团队探访新疆地区,调查当地经济生态情况。将课堂知识与实地调研结合,调研团队在新疆博物馆学习“一带一路”的古今过往;在霍尔果斯通商口岸领略“一带一路”的繁荣辉煌;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观览新疆博物馆,追寻“一带一路”历史脚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坐落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10日中午,队员们在麻金继教授的带领下走近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博物馆题写的十一个镀金大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馆内全面地向我们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新疆的历史风貌。从张骞凿空西域和汉朝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到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再到清朝统一新疆,丝绸之路一直都对新疆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珍藏珍宝,纳古纳今,无言器物昭当代”,新疆博物馆用一件件不能言语的器物诉说着古代新疆“四大文明”交相呼应的辉煌,也期待着“一带一路”以来现代新疆的崛起与繁盛。

 

探访霍尔果斯市,深入“一带一路”经济发展

13日清晨,我们早早来到了位于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市的通商口岸它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上“驼队经过”的重要驿站。人们已经在广场上排起了长队,这个与“一带一路”倡议一同发展的合作贸易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户和游客。

     合作区里面来自各个国家的免税商品琳琅满目,队员们在中哈边境线和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并品尝了俄罗斯的特色美食。这一切让队员们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实惠,同时,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乘着“一带一路”东风,这里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管道以及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蓬勃发展的崭新格局,成为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示范区。“一带一路”倡议,让这个上百年的口岸焕发出新的生机,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让这里再现“丝路”繁华。

走进巴音布鲁克,亲临“一带一路”生态课堂

15日上午,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巴音布鲁克是中国第二大草原、中国最美六大沼泽地之一和世界自然遗产。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遇到了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习近平主席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麻金继教授指出生态环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这片土地的命运,而对于如此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区而言,生态保护需要科技手段的支持。随后麻金继教授向大家讲解了如何利用遥感技术,通过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与多光谱数据估算河水的体积,以及如何评价湿地生态价值。讲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沿路游客被吸引过来,共同倾听。麻金继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GIS与遥感在生态评估中的应用,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大家一致认为,将课堂知识带入到大自然中,能让同学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数天的实践使队员们丰富了见闻与感悟,拓宽了眼界与胸怀。走出实验室,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大家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收获颇多的队员们将继续努力,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关注国家大事,为实现民族富强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