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正文
【2018青春“三下乡”】地旅学院赴西递宏村实践团队初启程:景区文化价值地方化,我们在路上
 作者:吴辉 编辑:吴辉  预审:陈健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9日 浏览次数:

本网讯地旅学院 高雨薇 孔冰清 王义玲)旅游是走进文化与自然的最美途径。然而,近期网络上对于一些旅游景点的负面评价屡见不鲜,旅游景点与游客需求之的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表明旅游景点的文化价值甄别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挖掘旅游景点文化价值,以期为旅游景点注入地方感,安徽师范大学凝视与大数据协同意象分析实践团队选取了西递宏村作为样本景点进行实践调研。

7月16日,实践团队奔赴位于黄山市黟县的“画中村庄”——西递宏村。

初识黄山 绿意盎然

“真的太美了!”,在黄山市环山公路上蜿蜒前行的一辆中型客车显得如此与众不同。队员们的一颗颗脑袋像是粘在了车窗上,“哇”、“啊”等感叹词不停地从车窗缝儿钻出来。

“真的太美了!”副队长尤为兴奋:“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蓝的天,这么绿的山。就像穿越到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里。”“都不敢睡觉了,怕错过什么美的景色,真的太美了!”大家纷纷举着照相机趴在车窗上说,司机师傅笑了:“每个坐我车的游客都被黄山的美震撼到了。

初识黄山,只觉绿意盎然身心舒畅

 

碧山村 云天碧 人心美

7月17日清晨7点,太阳正烈。队员们赶往离西递宏村约一个小时车程的碧山书局进行预采访,从西递宏村外围区域的游客处收集对西递宏村的印象定义等数据。由于到的时候书局还没开门,实践团队便游览了碧山村。碧山村的氛围很安静祥和。队员们在一处古村落处歇凉,身后的小屋门突然被打开了,一位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亲切地问:“热吗?”。“虽然我们不是很听得懂老奶奶说的话,但她那句‘热吗’让我们的心暖暖的。”队员们这样说。

 

游客分流,文化传播遇瓶颈

碧山书局里有很多书籍,书局很大,进去的游客可以坐在任意一角看书。

“来这边的游客多吗?”其中一名队员向书局老板问道。“不是很多,因为宣传不够到位,游客都跑西递宏村那里了。老板面露惋惜。

队长这样表示:“我很喜欢这里,在这里可以安静地看书,远离尘嚣,享受片刻难得的宁静。游客分流问题亟待解决,保护景区文化价值刻不容缓。 

 

“是真的美”

下午实践团队进入宏村开始正式的采访调研。队员分成四组就对宏村的印象是否符合预期等问题采访了当地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队长与副队长采访了一个老奶奶。当时她就坐在月沼湖旁边休息,起初队员去采访的时候奶奶还有点不好意思。奶奶是跟着儿子一起来的,说到自己的儿子,奶奶一脸骄傲:“我儿子每年都要来好几次,他是真的喜欢这里。”奶奶的儿子50岁左右,举着单反摄影机一直在拍月沼湖和周围的景色。问奶奶为什么来,奶奶言辞恳切地说了一句,“因为是真的美”,还重复了好几次,定定地看着月沼湖

 

实践团队将在后续几天继续开展针对性调研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帮助景区为其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注入一些地方感和真实感,无论这其中的路有多么艰难,团队都会勇往直前